南京林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课程思政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作为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体制的重要抓手,在课程思政整体规划、教师育人能力、示范引领、保障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一、加强统筹谋划,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重点领域的系统化和整体性设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画好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施工图”。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和教务部门牵头抓总、各个院系具体推进落实、各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校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牵头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课程思政课建设。
二、坚持思想引导,营造课程思政建设良好氛围。建立立体化、网格化的课程思政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组织作用,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培训等活动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动力“输入”到每一位教师。多形式、广渠道宣传和推广优秀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经验做法,在校园网、南林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报道,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分享交流建设经验,切实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坚持典型示范,将课程思政建设贯彻育人全链条。以课程思政重点建设为“点”,以课程大纲修订工作为“面”,将思政元素融入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遴选7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42位课程思政先进个人;首批建设了41门育人效果显著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年度建设校级示范专业30个,示范课程50-60门。搭建“一体化”育人平台,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与94个基层教学组织进行结对共建,合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四、坚持文化育人,探索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在思政育人中突出生态素养、绿色担当、奉献精神等培育,构建以“绿色发展基因培植”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打造“生态 ”课程,建设南林特色通识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农林中国》《纸与中华文明》等57门绿色文明通识课程;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推行“生态 ”学术科研、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通过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拓展思政育人范畴,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五、强化考核评价,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用好评价“指挥棒”,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专业认证、专业综合评价、“双高计划”评价、“双万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评审推荐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