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你心里藏着的那个“内在小孩”,你看懂它了吗?

来源: 添加日期:2021-02-16

我们常常会开玩笑说:谁还不是个宝宝?

但我想说,这并不是开玩笑。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孩子。它不只是指我们仍保有的某种纯真童心,也不只是指我们不够成熟的一面,而是指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那些脆弱与创伤。

这些脆弱与创伤往往是我们在早年成长过程中形成并留存下来的某些创伤性体验。

它一直没有得到疗愈,而是深藏在内心,但却时不时会被重新激发,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也影响着现在甚至是将来的行为反应,也时不时地对我们产生伤害,引发痛苦的体验。

这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是“内心真实的我”,也被称为“内在的自我”、“真我”。它常常跟我们的“功能自我”,也就是对外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看到的那一面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我们常说要做到人格成熟、心智成熟,其实就是能够知行合一。但是因为内在小孩的影响,很多人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并没有真正地成长和成熟,而是一边内心痛苦纠结,一边对他人伪装、表现虚假,无法言行一致,活出真实的自我。

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呵护我们脆弱敏感的一面,如何化解内心的痛苦?

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老师的新书《看懂自己的脆弱》带领我们探索藏在内心的这个内在小孩,了解它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何去安抚它、关爱它、疗愈它,与它和解,从过往的创伤经历中走出,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关怀。


之前曾在壹心理平台听过冰千里老师的课程,讲的正是内在小孩和自我接纳的课题。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倍感亲切,急不可待地马上翻阅。



01内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

内在小孩的形成,除了个体的先天特质、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认为主要是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别是个体和早年养育者之间、养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关系的状态所决定。

当我们小时候还没有自理能力时,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依靠养育者的抚养。如果养育者长期对我们的需要没有及时回应和满足,就会留下创伤,形成内在小孩。

比如,我饿了却没有及时被喂食,我对某些人或事感到害怕却没有得到抚慰和保护,我提出某些要求却被粗暴拒绝和忽视,我想表达某些想法却被嘲笑和打压,我做出某些行为却被批评和打骂,我经常被独自留在家里没人照顾,等等。

内在小孩受伤害的程度包含五个要素:养育者的态度、受伤害的频率、受伤害的程度、受伤害时的年龄、后期的经历。不同情况下所受到的各种对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我们感到痛苦是由什么造成的?首先是来自外在的功能自我表层的恐惧,对某些事情感到害怕担忧。

比如,因为工作项目出错被领导批评会觉得焦虑沮丧,表面上看是害怕被同事们嘲笑、轻视甚至是担心被单位开除导致失业。但这个时候,内在小孩里早年被养育者批评责罚、被否定的痛苦体验被重新激发了。

另一个导致痛苦的因素是对功能自我的不接纳。为了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或是避开内在小孩的恐惧,我们会努力成为优秀的人,追求完美,逼迫自己勤奋工作获取成功,对外寻求认可和接纳。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拖延、破坏关系、过度严苛、过度焦虑等,这些都是自己无法接纳的,也就产生了痛苦。说到底,这种恐惧和痛苦就是来自对自我的不接纳。



02内在小孩的三种类型

书中将内在小孩分为忽视型、捆绑型、虐待型这三种类型。

成长早期与父母关系疏离、缺乏关爱、被忽视或是有过被抛弃的经历,就会形成忽视型内在小孩。因此会不自觉地跟别人疏远、保持距离,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跟外界进行隔离,也很缺乏信任感,无法跟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被捆绑的内在小孩则是跟养育者的距离太贴近,被对方牢牢地控制住,被非常严厉苛刻地对待,经常会被否定、被指责、被索取,自己只能一味忍受,被动地接受控制。

这样的内在小孩会充满敏感、冲突和不确定性,既不想受控制,又要去迎合他人;既不允许犯错,又想要用出错来表达反抗;既习惯压抑自己的愤怒,又容易因为小事而暴怒,对外进行攻击。

那些不被父母接纳,甚至被打骂虐待的孩子便形成了虐待性内在小孩,包括肢体虐待、环境虐待和性虐待,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

被虐待的内在小孩极为敏感,会产生十分复杂混乱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巨大的恐惧、被强烈压抑的愤怒、无处不在的羞耻感,严重影响人格的各个方面。



03如何觉察隐匿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有着很强的隐匿性,总喜欢藏起来不让我们轻易找到。那么我们如何觉察内在小孩,如何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

首先可以通过关系来探索内在小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身处于各种关系中,伴侣、子女、父母、朋友等等,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也产生许多痛苦纠缠。

我们当下跟身边人的关系模式,往往是复制早年时期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我们对关系的态度和体验也会不自觉地重复着过去的方式。所以,我们只能鼓起勇气走进关系,在关系互动中进行觉察,看到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特别是要找出关系里的“开关效应”,就是“对方一……你就……”的这种本能反应。然后进行自我理解,将关注点放在行为引发的情绪反应和联想上,看到自己的互动模式和行为模式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心理动力。

我们在关系中还会经常被某种类型的人吸引或是被激惹,就是喜欢什么样的人、讨厌什么样的人。当我们展开联想,也许就会找到和早年的关系中相似的某些经历和体验。



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可能会跟父母的性格越来越像或是越来越相反,这就是认同和反向认同。

就是说,我们可能会认同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表现,然后复制他们,自己也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和行为。也可能内心无法认同和接受父母的表现,自己采取了相反的行为方式。无论是相像或是相反,都需要思考背后的“为什么”,这里面就藏着内在小孩的需求或恐惧。

无论关系如何,情绪能真实反映出我们的内在小孩。当我们经常出现一些相似的情绪体验,比如孤独感、羞耻感、愤怒等,这些就可能是我们早年经历中经常发生的基本的情绪体验。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特别激烈的情绪、与事件不一致的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反应,以及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矛盾的情绪。看到表层底下另一种不同的、不被自己所接纳的情绪,才是更重要、更真实的需求。

此外,通过对梦境的记录和探讨、对一些“邪恶念头”的反思与理解、对身体表现以及躯体化症状的关注和探索,都能帮助我们发现和理解内在小孩。



04疗愈受创伤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的成长会经历四个阶段,它们的出现没有固定次序,有可能相互穿插或并列存在:

未觉知阶段:内心混乱,陷入从痛苦到逃避、再痛苦、再逃避的恶性循环中。

觉知阶段:开始意识到并承认内在小孩的存在,不再逃避痛苦,开始思考原因。

反抗阶段:进行争斗和积极的挣扎,改变以往的行为习惯而进行反抗,并运用心理学方法来思考原生家庭的影响,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

整合阶段:接受不完美和自身的局限性,不断发现自我、整合自我,接纳自我,与内在小孩和解,改变对他人的期待和需求,将内在小孩的需求放在首位。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对内在小孩进行疗愈和重塑的过程。



冰老师在书中提出从五个方面来疗愈和滋养内在小孩:

第一,建立边界:让错位的家庭成员回到各自的位置。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会组成一个“家庭三角关系”,三者之间如果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和关系就能使整个家庭结构和谐稳定。如果父母和孩子所处的位置出错,各自的家庭角色发生错位,就会导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产生问题。

因此,父母要注意不要越界,也不要向孩子索取超出他能承担的回报,让家庭成员回归各自的位置,才能使关系更健康牢固。

第二,建立缓冲:找到“自己说了算的空间”。

“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是指能让自己的心灵自主安放的第三空间,又被称为“过渡空间”。它不仅仅指某个物理空间,而是某种场景、氛围、体验、过程,能够让我们感到安全自在,完全放松,自由地做自己,让心灵得到栖息和满足,让情绪得到修复。

比如阅读、自由书写、钓鱼等兴趣爱好,或是玩游戏、刷剧、玩手机等娱乐活动,都可以是一种过渡空间。但是要注意区分成瘾和逃避行为,把握一个度,避免过度沉迷和消耗心理能量。



第三,建立关系:与四种真实生命建立深度关系。

我们的一切烦恼来自于关系,但也要进入到关系中去进行疗愈。我们不只要建立关系,还要建立深度关系,进行深度的连接,才能使内在小孩得到更多满足。

建立深度关系的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生活中真实的人;二是看似虚拟又真实存在的人,如网友、陌生人;三是动物,即养宠物,在饲养的过程中会把内在小孩的一些需求对动物进行投射;四是植物,会让我们联想到自然,将自己与广阔多样的自然万物深度连接起来,获得特别的体验。

第四,上帝视角:用第三只眼睛观察和记录自己。

当局者迷,很多时候我们由于陷入到某种情绪中而无法自拔,失去理智,迷失自我,自然也无法进行觉察和思考。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抽离出来,以第三方的视角来观察自己和某段关系,才能看到问题所在。

想象、说出来和写出来是用“第三只眼睛”观察和表达的三种方式。在记录时可以采用白描的方式,也就是指记录发生的过程,包括记录自己、记录他人、记录互动,而不是想法和评判等,通过这些文字生出某种感受。

第五,放空自己: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

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其实不容易,当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低,就会想通过做各种事情来刷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获得成就感,满足别人的期待,寻求别人的认可。

当我们能够允许并接受自己什么都不做,允许自己放手,适时地“躺平”,也就是放开对某些事的控制和执念,挣脱某种社会评价体系的束缚,从某些角色中分离出来,不需要通过某些事和行为表现来证明自我。因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所在。



05直面痛苦是疗愈和改变的开始

冰老师对内在小孩进行了洞察人心的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出隐藏在内心的种种根源,也碰触到某些伤痛体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随着他的叙述和分析进行思考和自我觉察,向内觉察自己的内心,也体味到某些之前一直没有觉察到或是被自己忽视、抑制的情绪和伤痛,因此偶尔会冒出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的淡淡的疼痛感,或是“我终于被看到了”的感动。

其实我从小生活在父母还算开明有爱的家庭,没有遭遇过严重或典型的早年创伤。但在长大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成长的烦恼,比如青春期的迷惘、同伴的变换、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父母的高度期待,等等。也许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安抚和解决,便形成了某些负面的情绪,悄悄地沉积下来,成为如今我内心的这个内在小孩。



因此,我也想提醒一下阅读本书的你,如果你曾经在早年遭遇过严重创伤,在阅读本书时很可能会被碰触到心底那些被无意识地压抑下去的负面体验而引发强烈的痛苦感受。但是不要害怕慌乱,也不要因此而停止阅读和探索。

如果你激发出来的负面情绪过于强烈而无法自我纾解,不妨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采用暴露疗法等专业手段来加强化内在小孩的力量。

正如冰老师所说,要想疗愈创伤,要想你的内在小孩能挣脱过往的痛苦束缚,首先就要看到它、直面它,然后才能打破内心的恐惧,重新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文章来源:壹心理

作者:微格尔青


网站地图